小說王耽美小說網

第12章

關燈
感君惓惓意,願與相扶將。

吳沛宏此人,是廢魏王的黨羽。

先帝晚年,魏王與當時還是太孫的皇帝相爭,最終以皇帝登基,魏王及其妻兒全部被幽禁待罪為結局。吳沛宏身為神衛軍右將軍,手下掌管著五萬兵馬,一旦他懷疑皇帝有清算之意,說不定會生出謀逆之心。

而他請求歸京朝見新君的這道旨意,就是吳沛宏用來試探君心的探路石。

奏折遞到內閣,閣臣們連忙求見皇帝。

明湘聞訊趕來,照例隱在殿後的小書房中。

文德殿中,閣臣們分為兩派爭執不下:首輔為首的閣臣主張懷柔,允他帶少部分人入京朝見天子;次輔為首的閣臣提議派人申飭吳沛宏,令他不得擅動,同時調兵入京防備吳沛宏。

梅醞侍立在一旁,她不大明白孰優孰劣,但‘謀逆’這兩個字還是能聽懂的。

明湘慢慢蹙起了眉。

她的聲音很低,面色也算不得好:“不行,吳沛宏此人畏威而不懷德,施恩懷柔只會讓他輕視天子。”

梅醞緊張地壓低聲音:“那,郡主是想下旨申飭他嗎?”

“申飭?”明湘緩緩搖頭,“不,吳沛宏心思活絡,外強中幹,尋常申飭不足以壓服他。”

在明湘看來,下旨申飭卻不收繳兵權,實際上也是懷柔的一種。

“如果能立刻收繳了吳沛宏手中兵權就好了。”明湘輕聲道,“可惜啊,只能先嚇住他,教他不敢輕舉妄動,收繳兵權還要徐徐圖之。”

殿中的爭執到了最高點,彼此的聲調越來越高。即使隔著重重屏風,也能感覺到殿中緊繃的氣氛。

梅醞手心汗濕,瞥向椅中的湘平郡主。十六歲的郡主坐在椅中,消瘦纖薄如一株稚嫩的柳,手指握的發白,聲音卻極為輕而鎮定:“為今之計,應該將吳沛宏的奏折留中不發,然後密令嘉、雲二州都指揮使就近監視神衛軍右軍動向。”

她停頓了一下,平靜道:“而後,立誅魏王及其黨羽。”

“……立即誅殺魏王及其黨羽。”

殿內殿後,兩道聲音交織在了一起。少年人的聲音清而篤定,帶著不容置疑的隱隱威嚴。

梅醞驚訝地擡眼,目光撞入明湘眼中。那一瞬間,她發覺湘平郡主微微怔住,旋即無聲微笑起來。

那笑容像是一枚捧在掌心裏的珍珠,並不奪目,卻有光彩源源不斷流淌出來,其中蘊含著無盡的驕傲與欣悅。

梅醞很久都沒能忘記郡主的這個笑意。

從那以後,湘平郡主再也沒有出現在文德殿後的小書房裏。

“郡主是一心為皇上好的。”梅醞道,“既然郡主為了皇上好,總要讓皇上知道呀!”

和同胞姐姐雪醅相比,梅醞不算聰明,性情隱隱帶著幾分天真。她其實並沒有完全猜中明湘的心思,然而明湘在原地站了片刻,輕輕嘆了口氣。

“你說得對。”明湘低頭,看著袖口露出的指尖。

她下意識伸手去撫左腕上不離身的赤玉珠串,撥了撥殷紅如血的珠子。她收回手,順勢拍了拍梅醞的面頰:“你的話本暫且不沒收。”

散朝後,內閣閣臣奉詔前往文德殿奏稟政務。奏對之後,皇帝沒有立刻示意他們告退,反而頗有意味地提起了另一件事。

“朕有意於二月春闈時重開制科,諸卿以為如何?”

所謂制科,即是在進士科外臨時增設的考試。考生通常不限出身門第,選拔的人才比較特殊。文宗時曾經開設文辭雅麗科,選拔善作詩文的文人,不久即廢止。在世人眼中,制科終非正途,制科出身的官吏往往也難以在朝堂上走得太遠。

是以聽到這個消息之後,眾閣臣面面相覷,一時都沒反應過來。還是首輔葉問石道:“不知皇上想選拔的是哪種人才?”

皇帝饒有深意地看了葉首輔一眼,道:“開明法、賢良方正二科。”

閣臣們互相對視一眼,神情微變。

顧名思義,明法科選拔的是精熟律令的人才,而賢良方正科別名吏治科,更是專為選拔低級官吏而設。和文辭雅麗、博學鴻詞科不同,皇帝要開的這兩科不是為了選拔才子,而是選拔直接能用的吏員,甚至小官。

雖然眾人各懷心思,但都是積年的老狐貍,精明至極。他們自然明白,皇帝不是真想詢問他們意見,只是客氣一下。

沒人願意第一個出來反對做出頭鳥,還是禮部尚書最先出列為難表示:今年正逢禫祭先帝太廟,年後又有春闈,整個禮部忙得團團轉,如果再開制科,禮部實在忙不過來。

皇帝對此表現出了極好說話的態度,表示沒關系,朕不著急,制科不必非要和春闈放在一起,秋闈之前考了就行。

戶部尚書王老大人悄悄朝次輔楊凝拋去個眼神。

——皇帝話雖然說的和氣,態度卻堅定,看來開制科一事是拿定了主意。

楊次輔微不可見地點頭,示意王知不要開口。

殿內一片寂靜,葉問石打疊好了腹稿,剛擡步出列,只聽禦座之上皇帝淡淡道:“茲事體大,諸卿回去斟酌一二,於卿寫個條陳上來,年後慢慢安排便是。”

這話說的合情合理,沒有絲毫不妥之處。至於沒有征求閣臣意見,略顯獨斷——開玩笑,大晉數任君主,哪一任不是乾綱獨斷?面前這位少年天子已經算是其中很好說話的一位了。

但這樣一來,尚未來得及開口的葉首輔就被晾在了原地。

“哦?”皇帝漫不經心地垂眸,語氣中並無驚訝,“葉卿還有什麽話要說?”

能入內閣的就沒有傻子,在場的閣臣們幾乎立刻意識到,皇帝是故意的。

皇帝不輕不重下了葉首輔的面子,背後緣由王老大人不知道。但這不妨礙他在心中暗自替葉首輔尷尬。

反觀葉首輔本人,態度卻要從容很多,低頭道:“皇上聖明,臣無異議。”

“既然如此,諸卿告退吧。”

眾閣臣依次退出殿外,葉首輔走在最前面,老大人官帽下洩露出幾縷花白的發絲,隨風輕揚。

桓悅獨自坐在禦座上目送朝臣離去,半邊身體被天光映亮,半邊身體隱沒在殿中的陰影裏。

他一手支頤,端麗面容隱含思緒,還有一絲微不可見的唏噓。

但很快,所有多餘的感情都消散殆盡,桓悅不帶絲毫感情地嘆了口氣。

“葉問石……已經太老了。”

這位歷經三朝的老臣,已經太老了。他老到從朝堂上的中流砥柱,變成了一塊絆腳石。

絆腳石的命運,從來都只有被搬開一條路。

喻九侍立在禦階下的陰影裏,頭垂的很低。

禦前一眾內侍裏,他的義父喻和資歷最老,侍奉皇帝的時間最長——他是在皇帝還是太孫時,由先帝親自指去侍奉太孫的。

憑借深厚的資歷,勤懇的處事,再加上絕對的忠心,皇帝登基之後,喻和理所當然地成為了頭一份的大太監。宮女太監爭相奉承,到了外朝,哪怕是一二品大員都要以禮相待。

身為喻和最為看重的義子,喻九的身份也跟著水漲船高。

然而隨著地位上升,喻和反而保持著更為謙卑的姿態,無論在外朝內宮,哪怕不喜歡他的人也不得不稱讚喻和是個聰明人。

正因為喻和是個聰明人,所以他更懂得敬畏。而喻和喜歡聰明人,所以他的義子喻九同樣懂得敬畏。

侍奉聖駕多年,喻九對皇帝的敬畏越來越深。

當他站在文德殿的陰影裏,看著皇帝無喜無怒地處理每一份政務,言笑晏晏地安撫朝中眾人,喻九總會從心底油然而生出一份極致的敬畏。

——皇帝才十六歲啊!

三年無改父之道,登基三年裏,除了最開始大動幹戈地誅殺廢魏王及其妻兒黨羽外,皇帝幾乎像是在效仿古之聖君,垂衣拱手治天下,輕易不更易先帝施政措施。

然而有心人如果回看徽寧元年,就能發現短短三年間,朝堂格局已然大變。少年君主無聲無息地將權力收攏到了自己手中。

這樣善察人心、洞若觀火的君主,只有十六歲。

先帝活了五十八歲,再往上數,文宗皇帝活了六十七歲,穆宗皇帝活了六十九歲,太宗皇帝活了六十整。

保守估算,皇帝至少還能再活四十年。這四十年,一位手段魄力都極其出眾的皇帝能做些什麽?

是南北一統,天下歸附;抑或是言出法隨,內政修明。

喻九不敢去猜想,他只是深深垂下頭,將自己隱藏在禦座之下的陰影裏。

皇帝仍然一手支頤,兀自沈思著。他沒有明顯的神情,唯有春山黛眉輕輕蹙著,然而喻九侍立在一旁,幾乎連大氣都不敢出。

殿門處衣角一閃,他的義父喻和拾級而上,滿面笑意地上前稟奏:“皇上,郡主命人送了些東西入宮。”

在皇帝面前不必加上封號稱呼的郡主只有一位,湘平郡主。

剎那間,一直籠罩在喻九頭頂的無形壓力仿佛瞬間消失了。

桓悅的眼睛亮了起來,像是一江盈盈的春水。玄色衣擺一振:“快命人進來。”

郡主府派進宮的是張熟面孔,明湘身邊的大侍女琳瑯。

琳瑯先躬身行禮,然後捧出了一只不大不小的細巧竹籃。籃中以緞帶疏落有致的結了一抱紅梅,花開得正盛。

“這是郡主清晨起來賞梅,心裏掛念皇上,特意命奴婢們挑了最好的梅花送進宮來。”琳瑯笑吟吟道。

桓悅果然很高興。

他細細賞玩了半晌這籃只能算是‘頗有野趣’的梅花,才擡起頭來,笑道:“皇姐有心了。”

琳瑯笑道:“皇上莫急,郡主還另有一封信要奴婢呈上。”

信?

桓悅微微一怔。

他今日才從郡主府離開,皇姐有什麽話不能當面直說,反而要特意寫了信來?

信封不是湘平郡主慣用的灑金雙魚封,入手輕薄,桓悅指尖輕輕一撚,隱約感覺信封中只有極薄一張紙。

琳瑯行禮道:“奴婢先告退回府覆命去了。”

待琳瑯離去後,桓悅半是忐忑半是好奇地拆開了信封。

信封中只有極薄的一張梅花花箋,上以簪花小楷寫了兩行字。

在看清花箋上那兩行小字時,桓悅一怔,旋即深深垂下頭去。烏鴉鴉的黑發垂落,遮住了他面上浮現出的笑意。

桓悅知道,這是皇姐對他昨日要求的回應。

他凝望著花箋上秀麗的字體,無聲笑了起來,笑容中半是喜悅,半是悵惘。

這大概是他所能求到的極致了。

——感君惓惓意,願與相扶將。

作者有話說:

註:惓惓:懇切誠摯。

畏威而不懷德。——《資治通鑒》

三年無改於父之道。——《論語》

垂拱而治——《尚書·武成》

本站無廣告,永久域名(danmei.twking.cc)